月薪4k体制内 VS 年薪百万互联网大厂,这道人生选择题,你会怎么选?
发布时间:2025-08-15

体制内和大厂该怎么选?


有人背上行囊奔赴北上广深,在大厂的浪潮中追逐梦想;也有人从大厂转身,踏上“上岸”之路,寻求体制内的安稳。


这两种不同的“人生路”的选择,通向的是不同人生轨迹,究竟该如何抉择,成了许多人心中的困惑。



       01 大厂的魅力


大厂的吸引力,首先体现在实实在在的薪资回报上。


和其他行业相比,互联网大厂的起薪优势显而易见,刚毕业的学生或是转行而来的从业者,往往会被这份高薪打动。


确实,在大厂里,即便只是一个普通岗位的“螺丝钉”,也能凭借可观的收入,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更重要的是,在大厂里,付出与回报的关联相对直接,我们投入的时间和精力,通常能在收入上得到体现,少了些不必要的弯弯绕绕。


除了薪资,大厂的发展平台和资源也很有竞争力。


在大厂里,我们的职业路径非常清晰,每个岗位都有明确的晋升方向,只要肯努力,成长速度会非常快。


而且,大厂接触的项目往往具有广泛性和前沿性,能让我们见识到最先进的技术和模式,在开拓视野的同时,也能激发自身的创造力。


这种在实践中积累的经验和能力,会成为职场上的宝贵财富。



02 体制内的优势

 

再看体制内,稳定是它最突出的优势。


人们都说,一旦进入体制内,只要不触碰原则性问题,基本上可以安稳工作到退休,不用像在企业那样担心裁员、失业的风险。


确实是这样的,体制内的这种稳定性,对于追求安稳生活的人来说,有着不可抗拒的吸引力。


同时,体制内的工作节奏相对缓慢,压力较小。


不需要像在大厂那样经常加班赶项目,有更多的时间陪伴家人、培养兴趣,享受生活的闲暇。


这种张弛有度的工作状态,也是很多人向往体制内的重要原因。



03 如何抉择?


不过,在选择时,我们还需要更深入地分析。


在不少长辈眼里,体制内是“铁饭碗”,退休后能安享晚年,但细究起来,事情或许没那么简单。


首先是体制内的录取难度,常说体制内考试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一点也不夸张。


一个岗位有上千人报名的情况很常见,想要成功上岸,难度极大。


有不少人埋头苦考多年,却始终未能如愿,不仅耗费了时间,还可能错过了其他发展机会。


我身边就有这样的案例,23岁从大学毕业之后,选择留在老家,一门心思备考编制,这一考就是三年。


第一次差了0.5分,栽在面试上,只差那么一口气;第二次考到第8名,岗位只招5人,按照3:1的比例进面,她不算踩着线挤进面试,但是最终还是带着遗憾离场;到了第三年,揣着没散的不甘心再试一次,结果依旧没能如愿。


这三年里,她几乎把所有精力都扑在备考上,没找过正经工作。


眼看着当年的同学,有的顺利上岸成了体制内人,有的早早入职打拼出了模样,她心里的压力像浸了水的棉絮,沉得让人喘不过气。


前几天联系时,我问起她近况。


她在电话那头轻轻笑了笑,说:“书都卖掉了,我放下了。打算去北上广深闯闯。”


 

其次是薪资方面。


体制内的薪资受不同职称和城市影响,刚入职的底层员工,薪资普遍不会太高,如果我们按每月4k计算,工作30年到退休,总收入大概144万元。


而在一些大厂,部分岗位年薪就能达到144万元。


据职级对标数据显示,字某跳动、腾某讯、阿某里等大厂,即便是普通职级,积累到144万元也只需2-4年,这还没算年终奖和部分大厂有13-20薪等福利。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有人担心大厂的不稳定性,比如裁员。


但实际上,不稳定是相对的,当你具备足够的能力时,年龄只是一个数字。


据脉脉发布的《2025年春招职场安全感洞察报告》数据显示,35岁前有大厂工作经历的职场人,73.33%仍留在万人以上的大公司,只有少数人去往中小公司。


这说明,大厂经历积累的能力,能为职业发展提供较强的支撑。


 

有人说:“钱不是万能的,但是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钱能解决生活中90%以上的事情,所以,趁着年轻,还是要努力赚钱。” 


确实是这样,钱能解决的不止90%的事?


是亲人生病住院时能毫不犹豫选最好的病房,是爱人说“想去看看海”时能立刻订好机票,是自己深夜加班回家能买份热乎的夜宵而不是啃冷馒头……


也有人说:“我就想过那平平淡淡,与世无争的安稳日子。”这话也没错。


其实啊,努力赚钱的人未必不懂平淡的好,只是想先给生活筑好围墙;偏爱安稳的人也未必不晓金钱的重要,只是更明白内心的安宁千金不换。


生活从来不是单选题,有人把日子过成了冲锋陷阵的战场,有人把日子过成了晒着太阳的小院,只要是自己选的路,走得踏实就好。


 

相信看完这些,该怎么选,你的心里已经有底了。

 


更多软件测试相关推荐:

软件测试更多干货文章

软件测试就业培训


  文章来源: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上文内容不用于商业目的,如涉及知识产权问题,请权利人联系博为峰小编(021-64471599-8103),我们将立即处理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