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2万毕业生“就业难”遇“用工荒”?超19%投IT业,这个行业真这么香? | 当前位置: 首页> 学习中心> 行业动态> 详情 |
近年来,高校毕业生规模的持续扩大,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焦点。
从2021年的909万到2025年的1222万,短短五年间增幅就达到 34.4%。
而这一增长态势也意味着每年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带着专业知识和职业憧憬进入就业市场。
不少人都说就业越来越难,事实真的如此吗?
事实上,当前的就业环境在压力与机遇的交织中呈现出新的特点,而能否掌握核心技能,成为毕业生在就业竞争中立足的关键所在。
从就业市场的整体表现来看,尽管毕业生数量不断增加,但就业机会也在同步增长。
人社部于2025年4月29日在官方网站发布《2025年一季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主要进展情况及下一步安排》中明确指出:“1-3月,全国城镇新增就业308万人,同比增加5万人。”
诚然,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和新兴产业的崛起,就业市场的容量在不断扩大,并非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
然而,新增就业岗位与不断增长的毕业生数量之间的匹配,仍存在着明显的结构性问题。
不同地区之间的就业需求差异显著,一线城市和新兴产业聚集区往往岗位充足,而部分欠发达地区则面临人才流入不足与岗位供给有限的双重困境。
同时,不同行业的发展速度不一,导致部分传统行业岗位萎缩,而新兴行业则存在人才缺口,形成了部分毕业生“就业难”与一些领域“用工荒”并存的局面。
这种结构性矛盾,使得就业市场的竞争更加激烈,也对毕业生的职业选择和能力素养提出了更高要求。
在这样的背景下,毕业生的就业选择呈现出明显的行业倾向。
据猎聘发布的《2025 届大学生就业供需洞察报告》显示,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更倾向于技术密集型和高成长性行业。
其中,IT/互联网/游戏行业的投递占比最高,达到19.2%。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除此之外,电子/半导体/集成电路、互联网、计算机软件等科技相关行业的占比总和超过 22%。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随着越来越多毕业生的涌入,就业市场的竞争一年比一年激烈。
国家对科技创新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相关产业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对专业人才的需求也日益旺盛。
在这样的环境下,毕业生之间的比拼早已不再是简单的学历高低,而是核心能力的较量。
掌握一定技能的人才,无论在什么时代、什么地方,都具有较强的就业竞争力。
这些技能不仅包括专业知识和技术操作能力,还包括学习能力、适应能力等综合素养。
在技术快速迭代、行业不断变革的今天,知识和技能的更新速度日益加快,一个人在学校学到的知识可能在几年内就会部分过时。
因此,只有具备持续学习的意识和能力,能够根据行业发展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和技能储备,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不被市场淘汰。
同时,适应能力也至关重要,面对工作环境的变化、岗位要求的调整,能够快速调整自己的状态,融入新的工作节奏,也是职场生存的重要能力。
要想在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中站稳脚跟,掌握一定的硬技能,形成自己的核心价值至关重要。
硬技能是毕业生进入职场的敲门砖,也是在工作中解决实际问题的基础。
对于倾向于科技相关行业的毕业生来说,扎实的专业技术能力是必不可少的,比如编程能力、数据分析能力、芯片设计能力等,这些技能直接关系到能否胜任岗位工作。
即使是在其他行业,特定的职业技能也是立足的根本,如金融行业的风险管理能力、教育行业的教学组织能力等。
同时,核心价值的形成需要在掌握硬技能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的兴趣和优势,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并在该领域不断深耕。
这意味着毕业生不能满足于掌握单一技能,而应在专业领域内不断提升熟练度和深度,形成自己的独特优势。
总的来说,我国高校毕业生规模的持续扩大带来了就业市场的新变化,既有机遇也有挑战。
在这样的形势下,毕业生需要认清就业趋势,找准自身定位,不断提升自己的硬技能和综合素养,形成独特的核心价值。
只有这样,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中从容应对各种变化,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为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更多软件测试相关推荐:
文章来源: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上文内容不用于商业目的,如涉及知识产权问题,请权利人联系博为峰小编(021-64471599-8103),我们将立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