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真心浇灌成长,以责任护航就业:石家庄校区柳老师的“责任”之路
发布时间:2025-08-04

从校区创立之初,她就一路相伴,见证过无数个学员从迷茫走向蜕变的过程;她把学员当朋友、当亲人,用细致与责任托起他们的就业梦想。


她就是石家庄校区的就业老师——柳老师。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听她讲述那些关于成长、信任与收获的故事。




       01、咨询到就业:一份责任,双倍重量


2017年石家庄校区刚成立时,柳老师便以咨询老师的身份加入,一晃七年过去,时光流转,学员更迭,她的身份也从咨询老师蜕变为就业老师,不变的,始终是她对“责任”二字的深刻的体会。


从学员入学到成功入职,从日常琐事到职业规划,每一项工作都做得一丝不苟。


她的工作就像一张细密的网,稳稳地兜住每一个环节,不让任何一个学员在成长的路上掉队。



       02、细致、责任、开心


如果用三个词定义自己的工作,刘老师毫不犹豫地说出“细致、责任、开心”。


“就业工作容不得半点马虎。”她解释道,“学员技术稍不扎实、模拟面试准备差了点火候,都可能错过绝佳机会。”


所以她总紧盯着学员的技术打磨,反复模拟面试场景,生怕哪里出了疏漏。


而“责任”,是她挂在嘴边最多的词。


当学员有急事时,柳老师总是会立刻放下手头工作立刻赶过去。她说着,眼里带着关切,“这不仅是工作,更是一份放心不下的牵挂。”


至于“开心”,则藏在学员就业的那一刻。“看着他们拿到offer时激动地给我发消息,说'柳老师我上岸了',那种成就感,是什么都换不来的。”



03、学员:迷茫到坚定,每一步都算数


在柳老师带过的班级里,67期和88期让她印象尤为深刻。


这两个班的学员们,心往一处聚,劲往一处使,那份团结向上的热乎劲儿,现在提起仍然能暖到人心里。


尤其是67期的底同学,更是成了她身边最贴心、最得力的“小帮手”,让人打心眼儿里喜欢。


底同学本科学的计算机,毕业后考公两年未果,带着几分忐忑和对未来的期许,他这里学技术。


开班典礼上,开班典礼上,他站在台前做自我介绍,条理分明,思路清晰,说话时眼里带着股认真劲儿,柳老师看在眼里,当即就定了:“就他了,这班长准没错!”


到了就业阶段,有学员心里犯嘀咕,心态慢慢松懈下来,底同学就张罗着大家围坐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语地互相打气,把那股子劲头又给提了上来;


谁面试时受了挫,垂头丧气的,他又把自己的经验掏出来分享,细细叮嘱该注意些什么。


如今,底同学已在天津某银行当上测试组长。柳老师说起时,语气里满是骄傲。


 

还有位牛同学,哪怕过去这么久,柳老师一想起他,心里仍像揣着个暖炉,温乎乎的。


牛同学以前做过辅警,也跑过电话销售,日子过得紧巴巴,月薪最高时也才4000多。


有了孩子后,他望着怀里的小家伙,心里急得不行,就想找份踏实稳定的工作,给家人一个安稳的依靠。


在学习的日子里,他是班里最拼的一个。


天还没亮透,他就第一个到教室,借着晨光啃书本、练操作;夜深了,大家都走了,他还在座位上琢磨知识点,常常是最后一个锁门离开。


就业时,他铁了心要留在石家庄本地工作,方便照顾家里。


柳老师懂他的心思,就陪着他一遍又一遍地复习专业知识。功夫不负有心人,他最终拿到了满意的offer。


转正那天,牛同学特意从老家山里摘了满满一筐杏子送过来,双手捧着递到柳老师面前,脸上带着憨厚的笑:“柳老师,这是家里自己种的,不值啥钱,但您一定要尝尝。” 


那筐杏子,黄澄澄的,带着山野的清香,更裹着一份沉甸甸的朴实心意。


柳老师捧着杏子,心里透亮:原来,真心换真心,从来都不是一句空泛的话,它就藏在这样实实在在的温暖里。


 

王同学的故事里,则藏着更多关于“打开心扉”的温柔。


这个男孩因为家里出了变故,心里像裹了层冰,变得敏感又排外。刚接触时,他看柳老师的眼神里满是戒备,说话也带着刺,仿佛谁都别想靠近。


柳老师没急着去融化那层冰,只是默默地陪着他:帮他一笔一划地准备入职资料,跑前跑后地打听合适的租房信息,面试前陪着他练到深夜,灯光下,两人的影子拉得长长的。


日子一天天过,那层冰慢慢化了。王同学开始主动跟柳老师分享近况,今天学到了什么,明天要去面试哪家公司,话里的刺没了,眼里也渐渐有了光。


如今,入职一年多的他,不仅成了独当一面的项目经理,还遇到了心仪的姑娘,收获了甜甜的爱情。“前阵子他结婚,特意给我发了请柬呢。” 


柳老师笑着说,眼里的温柔像水一样漾开,“看着他从封闭自我到开朗,就觉得当初所有的耐心和等待,都值了。”



04、用耐心焐热迷茫,用方法照亮前路


“最难的不是技术问题,是学员的学习动力和习惯。”柳老师坦言。


校区部分学员没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容易松懈,一直是让柳老师很头疼的事情。


她的应对方法也很实在:开班时就摆案例“你看这个学员没好好学,就业时处处碰壁;那个学员哪怕基础弱,但每天跟着练,最后薪资比别人还高”;


中期让助教故意提难问题,“答不上来没关系,趁机教他们怎么记笔记、怎么拆解知识点”;遇到迟到早退的,就单独谈心,“不是批评,是聊他们的顾虑,帮他们找到坚持的理由”。


“刚开班时学员劲头足,就得趁热打铁;学累了就推一把,让他们知道'再坚持一下就好了'。”柳老师的“独门秘籍”,说到底就是“懂学员,也懂方法”。




05、90%+就业率背后,是双向奔赴的努力


柳老师带过的班级,就业率始终稳定在90%以上,学员薪资高达12k。


他们有的进了银行、国企,有的在互联网公司做技术,从客服、销售、辅警转身成为技术岗位的中坚力量。


“这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刘老师总说,“总部的课程一直在更新,助教老师盯着技术,学员自己肯努力,我们只是做好'搭桥'的事。”


但学员们都知道,这份“搭桥”里,藏着她多少通鼓励的电话,多少回陪着面试的等待……



06、踏实走的每一步,都是未来的路


最后,谈及对学员的祝福,柳老师想了想,认真地说:“大环境再难,只要踏踏实实把分内事做好,工资会涨,日子会越来越好。”


这句话,像她的人一样实在。


从2017年到2025年,从咨询到就业,柳老师在石家庄校区的岁月里,用细致筑牢基础,用责任扛起担当,用真心温暖每一个迷茫的灵魂。


她和无数像她一样的老师,共同编织着一张名为“成长”的网,让更多人在IT行业的路上,走得更稳、更远。


而那些从这里走出去的学员,带着她的叮嘱与祝福,正在各自的岗位上发光发热——这,或许就是教育最美的模样。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