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历史新高!2026年高校毕业生预计1270万!史上最卷就业年来了? | 当前位置: 首页> 学习中心> 行业动态> 详情 |
据央视新闻从教育部获悉,2026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达1270万人,同比增加48万人。
与此同时,据公开消息显示2026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名人数为343万,而国家公务员局数据显示同年国考有371.8万人通过资格审查。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值得注意的是,考研人数已连续第三年下降,考公人数则首次超越考研。
这组数据清晰勾勒出当前就业市场的新轮廓:
学历加速贬值背景下,就业压力持续增大,市场正从“学历镀金”转向“能力变现”,实践经验的重要性愈发凸显。
学历加速贬值与就业压力增大,已成为当前就业市场的显著特征。
过去“一纸文凭走天下”的时代逐渐落幕,高校扩招带来的毕业生数量连年攀升,使得学历供给大幅增加。
2026届1270万毕业生的规模再创历史新高,意味着就业市场的竞争从起点就异常激烈。
而考研人数的连续下降与考公人数的攀升,从侧面反映出人们对学历投资回报的重新考量。
考研曾被视为提升学历含金量、增强就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但连续三年的报名人数下滑,说明越来越多人意识到,单纯的学历提升未必能有效破解就业难题。
考公人数的激增,则体现了在就业压力下,人们对稳定岗位的迫切追求,这种集体选择进一步加剧了特定就业赛道的竞争烈度。
企业端的招聘逻辑也在发生变化,面对海量的高学历求职者,文凭不再是筛选人才的唯一标准,甚至不再是核心标准,这直接导致了学历“含金量”的相对下降。

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就业导向正从“学历镀金”转向“能力变现”,实践经验的价值远超一纸文凭。
过去,很多人将学历当作就业的“敲门砖”甚至“万能钥匙”,不惜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追求更高学历,却忽视了实际能力的培养。
但现在,企业更看重求职者能否快速上手工作、能否为企业创造实际价值,实践经验成为衡量人才的重要标尺。
这种转变并非偶然,而是市场优化资源配置的必然结果——企业需要的是能解决问题的实用型人才,而非仅拥有学历光环的“理论家”。
无论是传统行业的转型升级,还是新兴行业的快速发展,都对从业者的实际操作能力、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这些能力无法仅通过学历教育完全获得,必须在实践中积累和提升。

近年来多个薪资可观的职业,其准入门槛并不依赖高学历,更看重实际能力,软件测试行业就是典型代表。
据猎聘最新在招岗位显示,软件测试工程师的最高年薪可达60万,这样的薪资水平远超许多传统白领岗位。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更重要的是,这个行业并未对学历和专业设置过高门槛,即使是非相关专业的零基础从业者,通过系统学习和实践积累,也有机会入行并获得高薪。
随着智能化产品的普及,从手机APP到工业控制系统,都需要专业的测试人员保障质量,软件测试的市场需求正持续扩大。
这种需求的扩大,并未伴随学历门槛的提高,反而更倾向于选拔具备扎实实操能力、严谨逻辑思维和良好沟通能力的从业者。
这一现象充分说明,在很多领域,能力已经取代学历成为获得高薪的核心要素。

1270万毕业生、343万考研人数、371.8万考公人数,这些数据的背后,是就业市场的深刻变革。
学历贬值并非否定学历的价值,而是让学历回归其应有的定位——它是知识学习的证明,而非能力的唯一标签。
就业压力的增大,也并非意味着就业机会的减少,而是提醒求职者需要转变就业观念。
从“学历镀金”到“能力变现”的转变,既是市场发展的必然,也是个人职业发展的正确方向。
对于求职者而言,与其盲目追求高学历,不如聚焦能力提升,通过实践积累核心竞争力;
未来,只有真正实现能力与岗位的精准匹配,才能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站稳脚跟。
更多软件测试相关推荐:
文章来源: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上文内容不用于商业目的,如涉及知识产权问题,请权利人联系博为峰小编(021-64471599-8103),我们将立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