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中的MOSS? 中国版ChatGPT来了!
发布时间:2023-02-27

众所周知,最近讨论度居高不下的ChatGPT,从横空出世到月活破亿仅2个多月,堪称坐地成团、一夜爆红,早已成功晋级为一款全球现象级消费类应用。


ChatGPT发布以来,基于指令学习技术的类ChatGPT模型在我国能否开发成功,成为业界关注的一个焦点。目前已经有百度、科大讯飞、京东、阿里等无数巨头企业宣布要发布同类产品,但一直还未正式上架。


 

2月20日晚,据复旦大学自然语言处理实验室消息,国内第一个对话式大型语言模型MOSS已由邱锡鹏教授团队发布至公开平台,首次邀公众参与内测。


2月26日消息,邱锡鹏在 2023 年世界人工智能开发者先锋大会上表示,如果优化顺利,计划在三月底开源 MOSS。


值得一提的是,复旦大学团队开发的这个对话式大型语言模型的名字刚好和《流浪地球》系列电影中的人工智能550W量子计算机MOSS重名。


电影《流浪地球2》中的智能量子计算机MOSS(代号550W)


据了解,MOSS可执行对话生成、编程、事实问答等一系列任务,打通了让生成式语言模型理解人类意图并具有对话能力的全部技术路径。这条路径的走通,为国内学术界和产业界提供了重要经验,将助力大语言模型的进一步探索和应用。


目前,MOSS研发项目已得到了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的有力支持。后期,这项工作也将通过开源方式和业界社区分享。


 

MOSS和ChatGPT一样,开发的过程也包括自然语言模型的基座训练、理解人类意图的对话能力训练两个阶段。


不同之处在于,复旦团队采用了不同的技术路线,通过让MOSS和人类以及其他对话模型都进行交互,显著提升了学习效率和研发效率,短时间内就高效完成了对话能力训练。


 

不过,研发团队也表示,虽然 MOSS 已经实现了 ChatGPT 的一些功能,但仍然存在许多限制,由于缺乏高质量的数据、计算资源和模型容量,MOSS 仍然远远落后于 ChatGPT。


·由于训练数据中的多语言语料库有限,MOSS 在理解和生成英语以外的语言的文本方面表现不佳。团队目前正在开发一个改进版本,以提高其中文语言技能。

·由于模型容量相对较小,MOSS 不包含足够的世界知识。因此,MOSS 生成的一些响应可能包含误导性或虚假信息。

·有时 MOSS 以迂回的方式执行,甚至未能遵循指示。在这种情况下,用户可能需要重新生成几次或修改 prompt,以获得令人满意的回复。团队正在积极提高其遵循指示的能力以及生产力。

·有时 MOSS 可能会因 prompt 生成不道德或有害的反应。用户可通过单击 “不喜欢” 来帮助减少此类行为,团队将在下一个版本中更新模型。


 

邱锡鹏教授坦言:“MOSS与ChatGPT的差距主要在自然语言模型基座预训练这个阶段。MOSS的参数量比ChatGPT小一个数量级,在任务完成度和知识储备量上,还有很大提升空间。” “尽管MOSS还有很大改善空间,但它的问世证明了在开发类ChatGPT产品的路上,国内科研团队有能力克服技术上的重要挑战。”


发布之后,团队将持续通过提供 MOSS 的可访问界面,根据宝贵的用户反馈(在许可下)不断改进模型。


未来,研究人员还计划结合复旦在人工智能和相关交叉学科的研究成果,赋予 MOSS 绘图、语音、谱曲等多模态能力,并加强它辅助科学家进行高效科研的能力等。



写在最后


正如前搜狗 CEO 王小川所说:“OpenAI 的成功,首先是技术理想主义的胜利。中国需要自己的 OpenAI,就需要技术理想主义。不止如此,这种理想主义还需要有爱国之心、商业智慧和学术尊重去获得政府支持、推动企业联盟和学术界协同。我相信中国能诞生自己的 OpenAI。”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人工智能正在加速迭代发展,相信未来人工智能功能与应用一定会变得越来越强大。


作为众多IT从业者中的一份子,我们也期待有更好更新的技术和工具,能够协助人们更快更完整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真正帮助职场人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由衷地期望在不远的未来, MOSS 能够成功,中国版 ChatGPT 能够成功。

 


更多软件测试相关推荐:

软件测试更多干货文章

软件测试就业培训

相关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