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座舱测试:让车机更懂你,用起来更顺手
发布时间:2025-08-01

开车时想喊车机开天窗,用方言说了句“开下天窗”,天窗立马打开!


后排孩子用家乡话喊“放猪猪侠”,车机马上播放!


为什么现当下,车子越来越能听懂你的话了?


其实,汽车在生产过程中,有相应的方言植入,同时,在测试环节也会对其进行方言测试。




01 方言测试


很多人开车时习惯说方言,比如广东人说“揾个停车场”,四川人说“开25度空调”。


但车机大多默认普通话,遇到方言就犯傻。


因此,车企做方言测试,其实就像给车机报了个方言补习班,主要分三步:


1. 把方言分门别类考它


首先收集各地常用方言,比如粤语、四川话、河南话等,甚至连广普、川普、这种混合口音都不放过。


然后模拟日常开车场景:


基础指令:导航、调空调这种高频操作,比如用方言说“导航去xx”、“空调开低点”;


生活指令:找餐厅、查天气,比如“附近有啥好吃的茶餐厅”、“明天会不会下雨”;


娱乐指令:听歌、讲故事,比如“放首 Beyond 的歌”、“讲个四川方言版的笑话”。


还要故意“刁难”它,比如开车时路噪大、音乐声大,或者说话带点口音含糊不清,看它能不能准确识别。


2. 考核标准很实在


听得准:无噪音时,喊唤醒词100次里至少95次能反应;说“导航去北京路”,地点名不能听错超过1次。


抗干扰:开着音乐、车窗,时速80公里时说话,复杂指令比如“开空调25度,用四川话报导航,放首赵雷的歌”,车机得在1.5秒内处理完,还不能搞混需求。


会学习:如果用户经常说带口音的话,车机得记住用户习惯,下次一听就懂。



02 多屏联动


现在车里屏幕越来越多,中控屏、仪表盘、后排屏、抬头显示,但如果联动不好,反而麻烦。


比如导航时想把路线“甩”到仪表盘,结果卡半天;后排看视频时,主驾屏突然跳界面,影响开车。


车企测多屏联动,就是让这些屏幕学会分工合作:


1. 分场景测配合度


开车常用功能:导航时,中控屏规划好路线,仪表盘和抬头显示能快速同步,不能超过0.2秒延迟;


调空调时,主驾屏显示温度面板,后排屏也能看到温度变化,别让乘客摸不着头脑。


娱乐场景:后排屏单独看视频时,主驾屏别跟着乱跳;


全家一起看电影时,主驾暂停后,后排能接着播,而且不同屏幕分辨率不一样,画面得适配好,别拉伸变形。


2. 解决两大麻烦事


不卡顿、不延迟:通过车内高速网络技术,让屏幕同步误差比眨眼还快;模拟导航、看视频等高负载场景,保证操作流畅。


不打架、懂规矩:定好优先级:安全>驾驶>乘客。


比如主驾调导航时,后排屏的娱乐操作自动暂停;多人同时操作,车机得快速反应。


 

现在买车,屏幕多不如用着顺:方言说得溜、屏幕联动快、操作不费劲,才是真体验。


车企做这些测试,就是把咱们开车时可能遇到的麻烦提前解决,让车机从能用变成好用。


未来,车机会更懂个性化:比如记住你的方言习惯,主动预判需求。


而这一切的背后,都是靠科学的测试方法,把技术落到实处,让开车更轻松、更有趣。

 

 

更多软件测试相关推荐:

软件测试更多干货文章

软件测试就业培训


  文章来源: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上文内容不用于商业目的,如涉及知识产权问题,请权利人联系博为峰小编(021-64471599-8103),我们将立即处理

相关阅读